古代印度勝論派哲學關于世界劃分為十種范疇的學說。主要見于玄奘所譯慧月《勝宗十句義論》本。較“六句義”增加有能、無能、俱分、無說四句義。有能是指實體、屬性和運動在一定情況下互相結合的可能性。無能指這種結合...[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古代印度勝論派哲學關于世界劃分為十種范疇的學說。主要見于玄奘所譯慧月《勝宗十句義論》本。較“六句義”增加有能、無能、俱分、無說四句義。有能是指實體、屬性和運動在一定情況下互相結合的可能性。無能指這種結合...[繼續(xù)閱讀]
古代印度勝論派關于因果關系的學說。最早見于迦那陀的《勝論經(jīng)》。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均不相同,從實體的別異性推論出因果有別,即原因中本無結果的結論。理由為:(1)因果觀念相異,雖然縷可成衣,但無人將縷視為衣;(2)因果名稱...[繼續(xù)閱讀]
即“言語不滅論”。印度彌曼差派的一種理論。認為吠陀是唯一的、常住不滅的,因此,由吠陀所發(fā)出的聲音或言語也是永恒不滅的。人們所有的言語和概念都是吠陀或最高實體梵自身(表現(xiàn)為吠陀文句)借著發(fā)聲的機緣而呈現(xiàn)的永恒實...[繼續(xù)閱讀]
與“新因明”相對。以“五支作法”為論式,其邏輯性質為類比法。佛教古因明發(fā)展至公元4世紀時,世親首先吸收了因三相說,并將論式簡化為三支,建立了向三支因明過渡的邏輯系統(tǒng),但本質上未越出類比法的藩籬,故仍屬古因明的范圍...[繼續(xù)閱讀]
與“古因明”相對。以“三支作法”為論式,其邏輯性質為演繹與歸納相結合。由陳那所開創(chuàng)。陳那認為古因明的喻支以事例為喻體,沒有顯示出因果關系的一定不相分離,也沒有什么功能;因此他改造喻支,以顯示能立(中詞)與所立(大詞...[繼續(xù)閱讀]
古因明術語。五問,謂發(fā)問的五種原因。即基于不解、疑惑、試驗、輕觸、欲利樂有情等原因而問(《瑜伽師地論》釋)。四記答,謂依問題之性質而將回答方式分為四種:(1)一問記,謂對于所問,直接以肯定方式回答;(2)分別記,謂對于所問...[繼續(xù)閱讀]
古因明術語。論,謂抉擇是非,議論得失。據(jù)《瑜伽師地論》卷十五載,論有六種。(1)言論,謂以一切言說抉擇是非,辯論得失。(2)尚論,所崇尚的議論。謂世間一切事理,隨所尊尚,隨所應聞,抉擇是非,辯論得失。(3)諍論,諍為止義。謂以言論...[繼續(xù)閱讀]
亦譯“五分作法”。因明術語。以宗(論題)、因(理由)、喻(例證)、合(應用)、結(結論)五支(部分)組成的論式,是古因明的論證形式。古印度最初流行過十支論式,即除上述五支外,還有求知的欲望、疑惑、對論式的信賴、目的、疑惑的...[繼續(xù)閱讀]
古因明術語。意為綜合、應用。五支作法中的第四支。如:某處有火(宗);以有煙故(因);如灶,于灶可見有煙與有火(同喻);現(xiàn)在某處也有煙(合);故某處有火(結)。這是依據(jù)同喻的“合”。如依據(jù)異喻,則從第三支起為:如湖,于湖可知無火與...[繼續(xù)閱讀]
古因明術語。五支作法中的第五支,即結論,亦即宗支(論題)的復述。陳那革新因明時,認為結與宗重復,故刪去。陳那又將合支刪去,同時改造喻支,五支作法也由此發(fā)展成為三支作法。...[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