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塑/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1977至1978年河南密縣莪溝村北崗出土高3.6厘米寬3.1厘米陶質(zhì)/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作品呈灰黑色,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年代較早的泥塑人頭像,距今約7000多年。人物額頭高突,眼窩深凹,眼睛微睜,鼻子扁...[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捏塑/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1977至1978年河南密縣莪溝村北崗出土高3.6厘米寬3.1厘米陶質(zhì)/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作品呈灰黑色,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年代較早的泥塑人頭像,距今約7000多年。人物額頭高突,眼窩深凹,眼睛微睜,鼻子扁...[繼續(xù)閱讀]
◎石雕/新石器時代早期(磁山文化)河北武安出土石質(zhì)/河北省邯鄲市博物館藏●此像是我國現(xiàn)知年代較早的石雕作品。它在一塊近似片狀的石塊上,集中刻畫人的面部,雙眉細(xì)長而高挑,眼窩圓而深陷,眼球大而凸起,鼻子扁平,鼻下是濃密...[繼續(xù)閱讀]
◎陶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晚期)1964年甘肅禮縣高寺頭村出土高12.5厘米寬8.5厘米陶質(zhì)/甘肅省禮縣文化館藏●此作系用夾細(xì)砂泥燒成,橙黃色,是殘存的陶器口部裝飾。人頭頂有一孔洞,但很小,說明整個器皿并非生活實(shí)用品。人物額頭...[繼續(xù)閱讀]
◎陶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型)1973年甘肅秦安邵店村大地灣出土通高31.8厘米陶質(zhì)/甘肅省博物館藏●此瓶為細(xì)泥紅陶,瓶口作有少女圓雕頭像,頂端有個小圓孔。人頭用堆塑和刻線方法,在左、右和后邊作出凸起的披發(fā),前額作出...[繼續(xù)閱讀]
◎陶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陜西扶風(fēng)姜西村出土陶質(zhì)●這件人面像是堆塑在陶盆口沿下面的裝飾。方臉短額,臉部中間長鼻隆起;雙眼高低不齊,眼角下垂;嘴橫長,嘴角向左上方斜翹;左耳殘缺,右耳大而長;面部肌肉有起伏變化。構(gòu)成一...[繼續(xù)閱讀]
◎陶塑/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1982年遼寧喀左大城子鎮(zhèn)東山嘴出土右像殘高5厘米左像殘高5.8厘米陶質(zhì)/遼寧省博物館藏●右像頭部右臂及雙膝以下殘缺,軀體部分尚完整,全身赤裸。左臂彎曲,手撫于腹上。體態(tài)肥胖,乳房微微隆起,腹部圓...[繼續(xù)閱讀]
◎捏塑/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1973至1974年浙江余姚縣河姆渡出土高4.5厘米寬6.3厘米陶質(zhì)/浙江省博物館藏●各類動物是原始社會雕塑的重要題材之一。這件作品塑造一只家豬,頭前伸,嘴端上翹,無耳,眼部模糊不清,弓背,四肢微屈,腹部...[繼續(xù)閱讀]
◎陶塑/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1960年江蘇吳江梅埝出土高11.7厘米長32.4厘米陶質(zhì)/南京博物院藏●壺的造型呈水鳥狀,其體圓肥,頸前伸。頭小,腦后冠羽平貼于頸。兩眼圓睜,中間陰刻豎線,眼窩處刻有點(diǎn)狀裝飾。嘴部長尖,陰刻鼻孔和嘴縫...[繼續(xù)閱讀]
◎陶塑/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1974年山東膠縣三里河出土高18.7厘米長21.5厘米陶質(zh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鬶是古代陶制炊具,有流(出水口)、提手和三個空心足。此鬶為夾砂灰褐色細(xì)陶,器身按豬的形態(tài)塑制。脊背平直,臀腹圓渾,短尾...[繼續(xù)閱讀]
◎陶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1957年陜西華縣太平莊出土高36厘米陶質(zh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此尊出自氏族中似有特殊地位的成年女性的墓葬中,作鷹形,灰黑色。伸頸瞪目,眼珠凸出,嘴部尖利;胸寬體闊,兩翼緊斂,腿粗健,爪張...[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