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性做到底。
出處:
唐·趙元一《奉天錄》卷四:“光晟臨死言曰:‘傳語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來源與引申:
這個成語來源于唐朝的一個歷史故事。唐代張光晟隨著朱泚(cǐ)造反,在朱泚快失敗的時候,張光晟殺掉朱泚,向前來征討的唐軍統(tǒng)帥李晟投降。但李晟考慮到他曾參與叛亂,不愿接受他的投降。于是,張光晟說:“傳語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币馑际歉嬖V后人,要么就不要開始做某事,如果開始了就不要輕易罷休。后來這句話被簡化為“一不做,二不休”,并作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比喻意義:
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情時,要么就徹底放棄不做,要么就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它強調了決斷和堅持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要有始有終,不輕易放棄。
近義詞:
破釜沉舟、堅持到底、有始有終
反義詞:
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辨析:
“一不做,二不休”與“破釜沉舟”都有堅持到底的意味,但“一不做,二不休”更多強調的是事情已經開始后的堅持,而“破釜沉舟”則是指在開始之前就下定決心,不留后路。
文化內涵與智慧:
這個成語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對于決斷和堅持的重視。在面臨選擇時,人們應該慎重考慮,但一旦做出了決定,就應該堅持到底,不輕易改變。這種智慧不僅適用于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也適用于團隊和國家的決策和行動。通過“一不做,二不休”的智慧,人們可以更加果斷和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
成語故事:
唐朝有個名叫張光晟的人,初為騎兵?!鞍彩分畞y”時,朝廷名將哥舒翰兵敗潼關,他手下的大將王思禮在突圍中,胯下坐騎被流矢射死。張光晟見王思禮處境危險,就把自己的馬讓給他。王思禮得以安然脫險。
后來,王思禮官拜河東節(jié)度使,他知恩圖報,找到張光晟,與他拜為結義兄弟,還提拔他當“兵馬使”。以后又奏請朝廷任命他為“太常少卿”。就這樣,張光晟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官兒越做越大。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太尉朱泚借兵變稱帝,張光晟又依附朱泚,做了節(jié)度使。朱泚建國號為大秦,自稱大秦皇帝。他任命張光晟為副將,親自領兵攻打奉天。不料戰(zhàn)事不利,一個多月還未攻克,眼看德宗已將各路援兵召到,只好連夜收兵,帶著張光晟回到長安。
第二年,朱泚又改國號為漢,自號漢元天皇,委張光晟做宰相。
這時,由李晟、渾等率領的唐軍已從東西兩面夾攻而來,朱泚的漢軍屢戰(zhàn)屢敗。朱泚挑選了五千精兵,由張光晟率領駐扎在九曲一帶。
張光晟的軍隊與李晟相距不遠。張光晟見朱泚已是窮圖末路,便派心腹與李晟取得聯(lián)系,表示愿意歸順朝廷。李晟對張光晟表示歡迎,同時揮兵大舉向長安進攻,突入白華門。
朱泚見敵軍大舉來犯,準備殊死抵抗。張光晟勸朱泚不要硬拼,趁早西奔涇州。朱泚便率領剩下的一萬多軍隊,由張光晟護送出城。
送走朱泚,張光晟回頭向李晟投誠,李晟答應替他在皇上面前說情,奏請減罪任用。張光晟十分感激。
但是,李晟的同僚對李晟待張光晟如上賓的做法很不高興。華州節(jié)度使路元光甚至當眾指著張光晟大罵道:“我不能與反賊同席!”
萬般無奈之下,李晟只得將張光晟軟禁起來,聽候朝廷處置。不久德宗下詔,認為張光晟罪大惡極,理應斬首。李晟無力挽回,只得將張光晟處死。
張光晟臨死前嘆氣說:“傳語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br/> 這句話的意思是:除非不干,既然干了就索性干到底。
后來,人們就用“一不做,二不休”這個成語,來指要么不干,既然干了就索性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