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道德用語。指祭祀年依據(jù)的基本義理、種類和應遵循的道德關系和規(guī)則?!抖Y記·祭統(tǒng)》:“夫祭有十倫焉,見事鬼神之道焉,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中國古代道德用語。指祭祀年依據(jù)的基本義理、種類和應遵循的道德關系和規(guī)則?!抖Y記·祭統(tǒng)》:“夫祭有十倫焉,見事鬼神之道焉,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繼續(xù)閱讀]
指十種自省思過的內(nèi)容。魏征《諫太宗十思疏》:“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繼續(xù)閱讀]
一、猶人教、基督教的教規(guī)及倫理準則。源于古猶太教的律法。據(jù)《圣經(jīng)·出埃及記》載,十誡是上帝耶和華在西奈山上親自授給古猶太人領袖摩西的,故稱為摩西十誡。原為猶太教的戒律,后被基督教繼承下來。十誡是:(一)崇拜唯一上...[繼續(xù)閱讀]
佛教術語。指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條,與“十惡”相對,亦稱“十善業(yè)”。內(nèi)容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口;(七)不徛語;(八)不貪欲;(九)不瞋恚;(十)不邪念。此十項分屬身、口、意三業(yè),其中(一)至...[繼續(xù)閱讀]
亦稱“十六經(jīng)”,黃老學派著作。1973年出土古佚書之一,假托的所謂《黃帝內(nèi)經(jīng)》(《經(jīng)法》、《十大經(jīng)》、《稱》、《道原》)中的一種。十四篇。寫于戰(zhàn)國時。借助于傳說中的黃帝與其臣的對話和事跡,主張“正名修刑”,“先德后刑...[繼續(xù)閱讀]
中國近代章太炎提出的十三種道德疵點。語出《民報》第7號載《俱分進化論》、第9號載《建立宗教論》,以及收入《章太炎政論選集》的《答夢庵》等文?!笆摹敝盖优承?、浮華心、猥賤心、詐偽心、畏死心、拜金心、奴隸心...[繼續(xù)閱讀]
佛教用語。小乘說一切有部的修行理論。小乘佛教認為,凡夫俗子通過修習佛理而進入見道階段(參見“三道”條)后就成為圣者,從而獲得能斷除三界煩惱而證得真諦的無漏智,以無漏智現(xiàn)觀(指不經(jīng)過語言中介,僅通過禪定就可領悟到真...[繼續(xù)閱讀]
大乘佛教為出家僧人制定的戒律。與四十八輕戒相對。亦稱“十重禁戒”、“十不可侮戒”、“十無盡戒”等等。其內(nèi)容是:一殺戒;(二)盜戒;(三)淫戒;(四)妄語戒;(五)酤(賣)酒戒;(六)說四眾(比丘、比丘尼和男女居士)過戒;(七)自贊毀他...[繼續(xù)閱讀]
佛教的基本教義。亦稱“十二緣”、“十二緣起”,是對四諦中苦、集二諦的解釋,對人生痛苦的原因的分析。佛教認為世界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的生起都是依賴于某種條件(緣)的,離開了條件,就沒有任何事物的生滅變化。用這個緣起說觀...[繼續(xù)閱讀]
道教術語。以虛和無為首的十三個養(yǎng)生要點。據(jù)《無上秘要》卷15和《七部名數(shù)要記》,(一)虛:遺形忘體,恬然若無;(二)無:損心棄意,廢偽去欲;(三)清:專精積神,不與物雜;(四)靜:反神服氣,安而不動;(五)微:深居閑處,功名不顯;(六)寡:去妻...[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