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送白毦薄少,重見辭謝,益以增慚。[2](《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本文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題目為《與吳王書》,在《諸葛孔明全集》中題目為《與吳王》。[2]毦(ěr):用羽毛做的...[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所送白毦薄少,重見辭謝,益以增慚。[2](《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本文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題目為《與吳王書》,在《諸葛孔明全集》中題目為《與吳王》。[2]毦(ěr):用羽毛做的...[繼續(xù)閱讀]
使杜子緒宣意于公威也。[2](《諸葛亮集》、《三國志》)校注[1]司馬懿(179—251),三國時期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字仲達(dá)。初為曹操主簿,多謀略,善權(quán)變。后任太子中庶子,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時,任大將軍,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繼續(xù)閱讀]
兄嫌白帝兵非精練。[2]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3]嫌其少也,當(dāng)復(fù)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4](《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白帝:古城名。在今重慶奉節(jié)東白帝山上。東漢初公孫述...[繼續(xù)閱讀]
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2]緣谷百余里,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于水中。[3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窮極,不可強(qiáng)也。[4](《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本文作于建興六年(22...[繼續(xù)閱讀]
頃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橋閣悉壞。[2]時趙子龍與鄧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緣崖與伯苗相聞而已。[3](《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悉:全部;盡其所有?!稌けP庚上》:“王命眾悉...[繼續(xù)閱讀]
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險,溪水縱橫,難用行軍。[2]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3]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4](《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綏陽:縣名。在貴...[繼續(xù)閱讀]
孝起忠純之性,老而益篤,及其贊述東西,歡樂和合,有可貴者。[2](《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國志》、《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陳震:見《與蔣琬董允書》注[2]。本文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的題目為《又與...[繼續(xù)閱讀]
既受東朝厚遇,依依于子弟。[2]又子喬良器,為之惻愴。[3]見其所與亮器物,感用流涕。(《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國志》、《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孫松:為孫翊之子。為射聲校尉。本文寫于建興九年(231)。本文...[繼續(xù)閱讀]
殷德嗣秀才,今之僑肸者也。[2](《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殷禮:字德嗣,孫權(quán)稱王后,任命他為郎中,后與張溫一起出使蜀國,受到諸葛亮的贊揚。其后任吳國的零陵太守。本文寫于建興二年...[繼續(xù)閱讀]
喬本當(dāng)還成都,今諸將子弟皆得傳運思惟,宜同榮辱。[2]今使喬督五六百兵,與諸子弟傳于谷中。[3](《諸葛亮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國志》、《諸葛孔明全集》)校注[1]喬:字伯松,本字仲慎。本諸葛瑾之子,初,因諸葛亮...[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