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磁脈沖是核爆炸瞬間產生的一種強電磁波。它與自然界的雷電十分相似,其所用半徑隨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百萬噸當量的核彈在幾百公里的高空爆炸,地面上其他殺傷破壞效應范圍很小,但核電磁脈沖的影響危害半徑可達幾千千米,它能消除計算機內儲存的信息,使自動控制系統(tǒng)失靈,無線通訊器和家用電器受到干擾和損壞。它對人員殺傷作用相對較小。
簡介
核爆炸時,除產生沖擊波、光熱輻射、放射性污染之外,還有第四種效應——核電磁脈沖效應。
在大氣層外高空核爆炸時,由于沒有空氣,就不能產生沖擊波,也不能生成熱輻射,而放射性塵屑又隨距離平方而減弱,電磁脈沖幾乎成了唯一的核爆炸效應。
編輯本段
核電磁脈沖產生的機理
如圖在100km以上的高度的大氣層外產生核爆炸時,γ射線脈沖到達大氣層,與空氣中的分子發(fā)生沖撞而產生康普頓效應(康普頓效應是一種把電子從空氣的分子中趕出來的現象。)在這個電子流動的過程中產生電磁脈沖。其作用范圍隨爆炸的高度而異。
即便是普通的氫彈,若采用高空爆炸方式(即爆炸高度在40km以上),以電磁脈沖形式釋放的能量在這個爆炸能量中占的份額也將比大氣層內的核爆炸提高幾個數量級。
雖然,核電磁脈沖為瞬時現象,但它對半導體器件及微電子設備卻具有極大的殺傷力——電擊穿。
核電磁脈沖的特點
1、能量大(峰值電場強度可達50KV/M)
2、上升時間短(高空核爆炸電磁脈沖的上升前沿時間約為10ns)
3、頻譜寬(從低頻到幾百兆赫茲,除了對無線電設備的高頻端有毀滅性的破壞外,還可以使顯示器、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癱瘓。)
4、覆蓋范圍廣(覆蓋范圍由核爆炸高度決定)
核電磁脈沖的破壞
核電磁脈沖影響和攻擊電子設備的過程中,通過輻射耦合和傳到耦合(這兩種耦合往往是交雜在一起的)進行破壞和干擾電子設備,其表現形式為產生瞬態(tài)的高電壓和高電流,進而損壞設備。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