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構(gòu)介紹
寶石學中一般選擇10倍放大鏡(用“10×”表示),以三組合鏡最為常用,其結(jié)構(gòu)為:由兩片鉛玻璃制成的凹凸透鏡中央一無鉛玻璃制成的雙凸透鏡粘合而成。其特點:視域?qū)?,消除了圖像畸變和色散,即無像差和色差。
檢驗放大鏡質(zhì)量好壞可以用放大鏡觀察米格紙上1mm×1mm的正方形格子圖形,注意方格是否變形來確定。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清潔放大鏡和寶石樣品。用不起毛的布徹底的擦凈放大鏡和寶石樣品,以免誤特灰塵或汗滴視為樣品表面特征。
(2)一手持放大鏡,另一手用鑷子夾住寶石。將放大鏡靠近眼睛,距離約為2.5cm;雙眼睜開,樣品靠近放大鏡為2.5cm左右,它們之間的工作距離取決于放大倍數(shù),放大倍數(shù)超大,其工作距離越小,使得操作不便,并且視域范圍亦縮小。這也是寶石學領域選擇使用10×放大鏡的另一個原因。
(3)用頂側(cè)光源照射在樣品上,最好選舞無反光的暗背景。注意光源不能高于眼睛和放大鏡的位置。
(4)觀察中必須轉(zhuǎn)動寶石,從各個方向觀察樣品的內(nèi)、外部特征,井根據(jù)觀察的部位隨時調(diào)節(jié)工作距離,以便清晰地觀察到各種現(xiàn)象。
(5)觀察順序。首先觀察寶石的壽面特征,其順序為臺面一冠部邊緣一亭部一腰棱,然后再把焦點集中到寶石內(nèi)部尋找包裹體、重影等。
應用方面
放大鏡主要用于寶石表面特征和內(nèi)部特征的觀察,從中獲得大置信息,為寶石鑒定和質(zhì)量評價提供依據(jù)。
1.寶石表面特征的觀察
(1)寶石的光澤。如果寶石的冠部、亭部光澤不同,表明其可能為拼合石;不同的寶石品種具有其特征的光澤,如鉆石為金剛光澤,無色剛玉為玻璃光澤等。
(2)寶石刻面棱的尖銳程度。若寶石的刻面按尖銳乎直,這表明其硬度很大。如鉆石的刻面棱總是尖銳乎直的,而仿鉆則圓滑。
(3)寶石的原始晶面、解理、斷口特征。若表面具多組平直紋理,具臺階狀斷面者表明其解理發(fā)育,而具貝殼狀斷口者表明其可能為單晶寶石或玻璃仿制品;具土狀、粒狀斷口者,表明其可能為多品質(zhì)集合體;苦寶石國有原始晶面,表明其為天然寶石。如鉆石腰棱常見原晶面,而仿鉆則無。
(4)寶石切磨質(zhì)量和拋光質(zhì)量。觀察寶石各部分比率是否合適,比率和對稱性是否完好,各種小刻面是否對稱等大。寶石表面光潔度如何,是否留下拋光痕、燒灼疽等。
(5)寶石的表面聯(lián)疵。觀察寶石表面有無破損、劃痕、凹坑、裂紋等。
2.寶石內(nèi)部特征的觀察
(1)色帶、生長紋。若見到色帶彎曲,表明其是合成品。如合成藍寶石等。
(2)后刻面棱重影。若見后刻面棱重影,表明其為雙折射率較大的寶石。如微欖石、佬石等。
(3)包裹體。若見到礦物包裹體,表明其為天然寶石;若見到氣泡,表明其為人工寶石。還可以根據(jù)觀察到的包裹體組合特點,提供寶石產(chǎn)地信息。如斯里蘭卡祖母綠具有氣、液、固三相包裹體。
內(nèi)容來自百科網(wǎng)